交通银行官网 中国理财网 金融产品查询平台 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支持ipv6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债市及权益市场观点
权益投资部市场周报0122
  本周,我司对股票二级市场观点维持为谨慎观察,可择机低位配置。从各项指标来看,沪深指数截至上周呈现小幅波动,短期风险仍存。
  从短期来看,综合考虑行业行情、多空趋势以及资金流向,我司整体仍维持之前判断:短期内市场大部分行业基本面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表现确定性较高的行业较为集中,目前仍有一定配置性价;短期行业轮动节奏仍然较快。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 A 股已经进入并将长期进入 a 时代,预测并押注市场短期涨跌的作用在明显减少;我们倾向于希望用可能少的因素来给市场定性,目的仅在于避免误判大的上下行风险;如果站在基本面和流动性二元视角:疫情以来,经历了基本面下+流动性上的局面,目前已经转向基本面上+流动性下的阶段;整体按照结构市的预期来投建组合、进行交易,意味着个股选择和操作胜率是重要的考量。

  从中长期来看,综合考虑各行业估值、投资收益性、盈利性、成长性以及杠杆率,我司看好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行业生态(比如食品、餐饮工业,背后是工业化和品牌化;以及新能源、智能汽车);持续提升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这包括持续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公司个体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包括在关联新领域的拓展);后疫情时代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持续的进口替代过程…这几个维度并非相互独立,也不是一个短期的策略,或许是未来 2-3 年我们主要投入资源挖掘合适方向的思路。

2021-02-01
债市观点0122
1、信用债市场回顾
1.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1.18-22),银行间一级市场债券发行规模小幅回升,主要是信用债供给有所增加。根据万得数据,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同业存单及政策银行债之外的信用债合计发行444只,较上周增加85只。发行规模方面,本周计划发行规模4892.71亿元,较上周计划发行规模增加27.94%。
  本周各期限信用利差整体小幅波动。从具体发行利率看,AAA评级短融,90D-180D发行利率集中在2.30-5.60%,270D-365D发行利率集中在2.87-3.20%;资质较强的AA+评级短融发行利率集中在2.60-6.70%。A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3.68-6.80%;资质较强的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3.88-7.00%。PPN共发行40只,AAA评级5只,AA+评级21只。

2、利率市场债回顾
2.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利率债净供给2612.57亿,较上周净减少489.08亿。国债发行1550.00亿,净供给326.80亿;政策性金融债发行1685.50亿,净供给1221.20亿;地方政府债发行928.37亿,净供给928.37亿;央行票据发行0亿,净供给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3805.50亿,净供给136.20亿。
2.2二级市场
  本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4525%,较上周上行6.8BP;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373%,下行2.6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185%,下行3.2BP。
  本周,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2.5331%,较上周上行3.7BP;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2842%,上行0.4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5099%,下行3.7BP。


3、债券市场观点
  本周(1.18-22)股市震荡上行,债券收益率短端上行、中长端下行。在央行此前连续五周进行公开市场流动性投放稳定市场预期和流动性的情况下,本周,央行除维持每天20亿元OMO投放外,周二、周三、周四加大了逆回购投放量对冲税期缴款的影响,OMO合计投放6140亿元,净投放5980亿元。但流动性仍然边际收敛,DR007回到2.2%以上。资金层面,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也没有延续此前数周的下行趋势,开始转为上行。整体看,本周流动性有所转紧,但市场情绪相对较稳,加上市场对经济基本面变化的预期,判断本周情绪面是主导市场走势的主要原因,长期依然维持债券收益率(利率债)“上有顶、下有底”的判断。不过交易机会随着流动性会边际有所收敛,对于长期资金,维持利率债已具备绝对收益价值的判断;外资方面,本周买入幅度继续加大。
  本周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转为上行至2.8130%、上行幅度为9.2BP,其中1M、3M、6M分别上行9.7BP、3.0BP、6.4BP至2.4712%、2.5842%和2.8433%。各银行层面,除国有大行的存单发行利率维持下行以外,其余各类型银行均有所上行,以股份行的存单发行利率上行幅度最大。整体看,银行负债端压力没有继续改善,后续须关注银行负债端改善和市场资金面的持续性。
  下周(1.25-29)公开市场到期OMO为6140亿、TMLF为2405亿,合计8545亿,须留意央行公开市场相关操作,关注流动性变化。
2021-02-01
权益投资部市场周报0115

本周,我司对股票二级市场观点维持为谨慎观察,可择机低位配置。从各项指标来看,沪深指数截至上周呈现小幅波动,短期风险仍存。

从短期来看,综合考虑行业行情、多空趋势以及资金流向,我司整体仍维持之前判断:短期内市场大部分行业基本面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表现确定性较高的行业较为集中,目前仍有一定配置性价;短期行业轮动节奏仍然较快。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 A 股已经进入并将长期进入 a 时代,预测并押注市场短期涨跌的作用在明显减少;我们倾向于希望用可能少的因素来给市场定性,目的仅在于避免误判大的上下行风险;如果站在基本面和流动性二元视角:疫情以来,经历了基本面下+流动性上的局面,目前已经转向基本面上+流动性下的阶段;整体按照结构市的预期来投建组合、进行交易,意味着个股选择和操作胜率是重要的考量。

从中长期来看,综合考虑各行业估值、投资收益性、盈利性、成长性以及杠杆率,我司看好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行业生态(比如食品、餐饮工业,背后是工业化和品牌化;以及新能源、智能汽车);持续提升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这包括持续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公司个体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包括在关联新领域的拓展);后疫情时代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持续的进口替代过程…这几个维度并非相互独立,也不是一个短期的策略,或许是未来 2-3 年我们主要投入资源挖掘合适方向的思路。

2021-02-01
债市观点0115
1、信用债市场回顾
1.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1.11-15),银行间一级市场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大幅回升,主要是同业存单和信用债供给的回升。根据万得数据,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同业存单及政策银行债之外的信用债合计发行359只,较上周增加65只。发行规模方面,本周计划发行规模3824.35亿元,较上周计划发行规模增加25.01%。
  本周各期限信用利差整体分化,其中1Y内短期限信用利差再次走廓,1Y以上长期限信用利差小幅波动。从具体发行利率看,AAA评级短融,90D-180D发行利率集中在2.25-4.30%,270D-365D发行利率集中在2.87-5.80%;资质较强的AA+评级短融发行利率集中在2.50-6.90%。A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3.35-4.87%;资质较强的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3.70-5.60%。PPN共发行19只,AAA评级3只,AA+评级10只。

2、利率市场债回顾
2.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利率债净供给3101.65亿,较上周净减少558.95亿。国债发行1990.00亿,净供给890.00亿;政策性金融债发行1440.00亿,净供给-127.8亿;地方政府债发行944.00亿,净供给924.95亿;央行票据发行0亿,净供给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3264.50亿,净供给1414.50亿。
2.2二级市场
  本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843%,较上周上行2.8BP;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634%,上行1.6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508%,上行0.5BP。
  本周,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2.4959%,较上周上行2.6BP;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2801%,上行0.9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5467%,上行1.0BP。

3、债券市场观点
  本周(1.11-15)股市维持震荡,债券收益率整体上行,其中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在央行此前连续四周进行公开市场较大额度投放流动性完成对跨年等影响因素的对冲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继续收敛,自13日起每日公开市场只进行20亿元地量级别的投放,带动资金面有所收敛,一方面因为市场资金价格较低、流动性较为充裕,另一方面体现维持政策连续稳定的基调不变,避免市场有较大的波动。此外,本周央行投放5000亿元1Y期MLF,到期5000亿,净投放为0。资金层面,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继续下行。整体看,本周依然是流动性主导的市场走势,流动性虽边际有所收敛,但银行长期资金依然在改善,因此维持债券收益率(利率债)“上有顶、下有底”的判断。货币政策稳字当头利好利率债,不过交易机会随着流动性边际有所收敛,但对于长期资金,维持利率债已具备绝对收益价值的判断;外资方面,本周境外机构维持大幅买入。
  本周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延续下行趋势至2.7214%、下行幅度为3.0BP,其中3M下行8.2BP至2.5539%,1M、6M分别上行12.2BP、1.6BP至2.3693%、2.7834%。各银行层面,股份行的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维持下行,城商行和农商行除1M和1Y期转为上行外、其余期限同样维持下行,其中农商行9M期上行至3.10%附近。整体看,银行负债端压力虽大幅缓解,但各银行层面有所分化,关注银行负债端改善的持续性。交易方面,本周基金公司买入规模大幅增加,而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城商行的卖出规模也继续增加,主要是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负债端继续改善,存在一定交易性机会。
  下周(1.18-22)公开市场到期160亿,但因为临近税期,因此仍须留意央行公开市场相关操作,关注流动性的延续性。
2021-02-01
权益投资部市场周报0108
  本周,我司对股票二级市场观点维持为谨慎观察,可择机低位配置。从各项指标来看,沪深指数截至上周呈现小幅波动,短期风险仍存。
  从短期来看,综合考虑行业行情、多空趋势以及资金流向,我司整体仍维持之前判断:短期内市场大部分行业基本面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表现确定性较高的行业较为集中,目前仍有一定配置性价;短期行业轮动节奏仍然较快。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 A 股已经进入并将长期进入 a 时代,预测并押注市场短期涨跌的作用在明显减少;我们倾向于希望用可能少的因素来给市场定性,目的仅在于避免误判大的上下行风险;如果站在基本面和流动性二元视角:疫情以来,经历了“基本面下+流动性上”的局面,目前已经转向“基本面上+流动性下”的阶段;整体按照结构市的预期来投建组合、进行交易,意味着个股选择和操作胜率是重要的考量。
  从中长期来看,综合考虑各行业估值、投资收益性、盈利性、成长性以及杠杆率,我司看好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行业生态(比如食品、餐饮工业,背后是工业化和品牌化;以及新能源、智能汽车);持续提升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这包括持续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公司个体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包括在关联新领域的拓展);后疫情时代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持续的进口替代过程…这几个维度并非相互独立,也不是一个短期的策略,或许是未来 2-3 年我们主要投入资源挖掘合适方向的思路。
2021-02-01
债市观点0108
1、信用债市场回顾
1.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1.4-8)是跨年后第一周,银行间一级市场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回升,主要原因是国债、政金债和信用债供给回升。根据万得数据,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同业存单及政策银行债之外的信用债合计发行294只,较上周增加129只。发行规模方面,本周计划发行规模3059.15亿元,较上周计划发行规模增加201.77%。
  本周各期限信用利差整体收窄,其中1-5年短期限信用利差缩小5-7BP,5-10年长期限信用利差下行幅度为2BP左右。从具体发行利率看,AAA评级短融,90D-180D发行利率集中在2.30-4.01%,270D-365D发行利率集中在2.89-4.32%;资质较强的AA+评级短融发行利率集中在2.90-6.80%。A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3.45-4.35%;资质较强的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3.80-6.20%。PPN共发行21只,AAA评级3只,AA+评级14只。

2、利率市场债回顾
2.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利率债净供给3660.60亿,较上周净增加2890.54亿。国债发行2000.00亿,净供给2000.00亿;政策性金融债发行1411.50亿,净供给551.50亿;地方政府债发行225.00亿,净供给225.00亿;央行票据发行0亿,净供给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876.50亿,净供给884.10亿。
2.2二级市场
  本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568%,较上周下行11.7BP;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471%,下行4.8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456%,上行0.3BP。
本周,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2.4702%,较上周下行8.8BP;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2709%,上行0.8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5366%,上行0.3BP。

3、债券市场观点
本周(1.4-8)股市上行,债券收益率有所分化,其中短端下行、长端持平或微升,同时短期限国债下行幅度大于同期限政金债,说明目前长端利率较为均衡,在经济基本面较强的背景下不存在大幅下行的基础,而短端利率在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带动下有所下行,存在一定交易性机会。在央行连续三周进行公开市场大额投放对冲各类流动性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本周,OMO虽然有5600亿到期,但央行依然维持7天期OMO的小额投放,合计550亿元;资金层面,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没有延续上周的走势,继续下行。整体看,本周依然是流动性主导的市场走势,判断债券收益率(利率债)“上有顶、下有底”。政策缓退和流动性合理充裕利好利率债,为相关品种带来一定交易机会,并且对于长期资金,利率债也已具备绝对收益价值;外资方面,本周境外机构转为大幅买入国债和政金债。
  本周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延续此前连续3周以来的下行趋势至2.7515%、下行幅度为26.7BP,其中1M、3M和6M分别下行28.1BP、43.7BP、48.6BP至2.2833%、2.6400%、2.7778%。各银行层面,所有期限的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行,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的存单发行利率下行幅度整体大于农商行,不过农商行长期限(1Y)存单发行利率下行幅度超过50BP至3.0%左右,大幅缓解负债端压力。交易方面,本周各机构交易规模大幅回升,其中城商行是主要的买入方之一,而股份行、城商行及券商自营则是主要的卖出方,一方面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负债端继续改善,另一方面本周一级供给压力也不大。
  下周(1.11-15)公开市场到期3500亿,其中MLF到期3000亿,须留意央行公开市场相关操作,关注流动性的延续性。
2021-02-01
权益投资部市场周报123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短期内市场大部分行业基本面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表现确定性较高的行业较为集中,目前仍有一定配置性价;短期行业轮动节奏仍然较快。但随着疫情对国内的影响逐渐进入后周期,但是海外二次爆发担忧存在,部分行业在近期调整后可能出现结构性的行情,比如白电、原料药、传媒影视、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及计算机。
  本周上证综指走出缩量小幅震荡的行情,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报收3474.92点,较上周上涨2.25%。从资金面来看,本周投资者温度较前一周热情略有下降,主力净买入额、主动净买入额较上周分别环比下降48.75%、
92.46%。
  短期行业弹性方面,从年化波动来看,本周弹性较大的行业为有色金属(56.45%)。
  我司利用相对低频的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及基于财报数据计算得到的相关指标,横向考察行业间各类指标相对值以及纵向考察单一行业各类指标当前值与历史值的对比,得出对各行业估值(PE/PB/PB-ROE)、投资收益性(股息率)、盈利性(ROA/ROE)、成长性(ROE增长/营收增长)以及杠杆率(资产负债率)等特性的评分,最终通过综合考量这些特性,建立我司对各行业的中长期观点。
从中长期来看,综合考虑各行业估值、投资收益性、盈利性、成长性以及杠杆率,我司看好消费板块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休闲服务行业,周期中游板块的轻工制造、交通运输行业,大金融板块的非银行业,成长板块的计算机及消费电子、传媒(影视和游戏)行业。
2021-02-01
债市观点1231
1、信用债市场回顾
1.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12.28-31)适逢岁末年初,银行间一级市场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减量,主要是除地方债发行规模小幅上行以外,其余各类型债券发行规模均大幅减少。根据万得数据,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同业存单及政策银行债之外的信用债合计发行165只,较上周减少130只。发行规模方面,本周计划发行规模1013.73亿元,较上周计划发行规模减少61.61%。
  本周各期限信用利差有所分化,短期限信用利差有所走廓,长期限信用利差略有下行。从具体发行利率看,AAA评级短融,90D-180D发行利率在2.30-3.50%,270D-365D发行利率在3.35%附近;资质较强的AA+评级短融发行利率集中在2.60-3.66%。A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3.74-3.94%;资质较强的AA+评级中票发行利率集中在4.13-6.30%。PPN共发行3只,AAA评级1只,AA+评级1只。

2、利率市场债回顾
2.1一级市场情况
  本周利率债净供给770.06亿,较上周净减少2986.32亿。国债发行0亿,净供给-300.60亿;政策性金融债发行0亿,净供给0亿;地方政府债发行879.46亿,净供给879.46亿;央行票据发行0亿,净供给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718.90亿,净供给191.20亿。
2.2二级市场
  本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4739%,较上周下行13.6BP;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953%,下行0.7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429%,下行4.5BP。
  本周,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2.5577%,较上周下行16.6BP;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2631%,下行5.6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5338%,下行5.7BP。

3、债券市场观点
  本周(12.28-31)股市震荡上行,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其中短端下行幅度超过长端,国开债收益率下行大于国债,说明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带动短端利率大幅下行,带来交易性机会。在央行此前连续两周投放9500亿元MLF、7天和14天期OMO合计4300亿元对冲各类流动性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本周,央行继续投放7天期OMO合计1700亿元对冲跨年影响;资金层面,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继连续3周向下调整后有所回升。整体看,本周依然是流动性和市场情绪主导市场走势,判断债券收益率(利率债)“上有顶、下有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政策缓退和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冲资金面边际收紧利好利率债,为相关品种带来一定交易机会,对于长期资金而言,利率债已具备绝对收益价值;外资方面,本周境外机构卖出国债、买入政金债规模有所下降。
  本周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结束连续3周以来的下行趋势、转为上行4.4BP,其中1M、3M分别下行48.7BP、15.2BP至2.5640%、3.0781%,6M上行16.2BP至3.3671%。各银行短期限(1M)存单发行利率整体均有大幅下行,其余期限的存单利率,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均下行,其中股份行的下行幅度较大,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交易方面,受工作日天数减少、叠加岁末年初等因素,本周各机构的交易规模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卖出的国债较上周继续大幅减少,一方面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负债端压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本周一级供给压力较小。
  下周(1.4-8)公开市场到期逆回购5600亿,规模较大,须留意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决定流动性的延续性。利率债发行方面,国债、地方债和政金债发行规模回升、合计净发行1065亿。
2021-02-01
权益投资部市场周报1218
本周,我司对股票二级市场观点维持为谨慎观察,可择机低位配置。从各项指标来看,沪深指数截至上周呈现小幅波动,短期风险仍存。
从短期来看,综合考虑行业行情、多空趋势以及资金流向,我司整体仍维持之前判断:短期内市场大部分行业基本面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表现确定性较高的行业较为集中,目前仍有一定配置性价;短期行业轮动节奏仍然较快。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 A 股已经进入并将长期进入 a 时代,预测并押注市场短期涨跌的作用在明显减少;我们倾向于希望用可能少的因素来给市场定性,目的仅在于避免误判大的上下行风险;如果站在基本面和流动性二元视角:疫情以来,经历了“基本面下+流动性上”的局面,目前已经转向“基本面上+流动性下”的阶段;整体按照结构市的预期来投建组合、进行交易,意味着个股选择和操作胜率是重要的考量。
从中长期来看,综合考虑各行业估值、投资收益性、盈利性、成长性以及杠杆率,我司看好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行业生态(比如食品、餐饮工业,背后是工业化和品牌化;以及新能源、智能汽车);持续提升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这包括持续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公司个体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包括在关联新领域的拓展);后疫情时代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持续的进口替代过程…这几个维度并非相互独立,也不是一个短期的策略,或许是未来 2-3 年我们主要投入资源挖掘合适方向的思路。
2020-12-22
1
2
3
4
5
跳至
确定
* 只能输入数字!
* 不存在此页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