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投研周报1211
2020-12-22
1、 宏观经济速览
出口进一步加速、受疫情影响进口有所下滑。11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21.1%、前值11.40,进口4.5%、前值4.5%;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14.9%、前值7.6%,进口-0.8%、前值0.9%。国内出口总量加速整体受益于海外疫情的继续蔓延,机电产品高增带动出口总量超预期加速上行,预计出口较强的局面将维持,出口总量有望维持至2021年末,但是随着海外复工复产的推进,判断出口已无进一步加速的可能,预计出口增速将逐渐回落,2021年大概率保持在5-10%的区间。
服务分项带动核心CPI企稳、PPI加速改善,利好企业盈利和宏观经济前景。11月CPI同比-0.5%、前值0.5%,其中核心CPI同比0.5%、持平上月,服务分项同比0.3%、同样持平上月,说明服务和核心CPI基本触底企稳,对企业盈利和经济基本面形成支撑。食品分项中,猪肉同比-12.5%,是带动食品价格和CPI同比为负的核心原因。PPI同比-1.5%、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环比0.5%、较上月增加0.5个百分点,整体看PPI在加速改善,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改善是核心,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1.8%、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此外,CPI-PPI剪刀差继续收窄,整体利好企业盈利和宏观经济前景。
M1继续改善、金融周期缓慢下行。11月M1同比10.0%、前值9.1%,M2同比10.7%、前值10.5%,M2-M1剪刀差继续收敛,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较旺、带动M1回升。社融新增2.13万亿,社融存量同比13.6%,从社融存量的结构上,可以看到主要是政府部门债务的继续上行对社融总量的支撑,私人部门的人民币贷款增速保持稳定、但企业债券融资增速已缓慢下行,预计2021年政府支出的规模缩减带动金融周期向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半年,而上半年随着政府进入新一年度的开支,信用仍将维持缓慢向下收缩的态势。
2、宏观经济分析
货币政策将更加锚定资产价格。近期,央行前行长周小川、现任行长易纲、以及银保监会发表工作论文《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中国影子银行报告》,表面看互不相关,实则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行业监管者对货币政策和行业监管的思考,或预示未来货币政策监管框架的变化,当前中国经济金融面临房地产、影子银行、(产能过剩高负债)国有企业、地方债务等可能引起经济金融脆弱性的因素。
传统货币政策注重传统的通胀和就业目标,对资产价格的关注较少。而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金融和经济脆弱性放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民粹化等等,均与货币政策没有考虑资产价格因素不无关联。本周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意味着2021年稳杠杆、防风险将会是监管的重点,结合今年监管为房地产划下红线、将融资纳入监管,以及持续开展股票市场违规加杠杆等行为,判断2021年或是金融周期退潮过程中的监管大年,积极健康的经济和金融结构方能助力经济和社会行稳致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